鲁东大学目前属于本科层次的大学,教育部门未明确划分其为一本或二本院校,但根据2025年招生情况,该校在多数省份实行本科批次招生(新高考模式),仅在新疆、西藏等少数地区保留传统批次划分。新高考省份(如山东、浙江等):鲁东大学实行本科批次统一招生,无一本、二本之分。传统高考省份(如新疆、西藏):该校在部分省份的本科二批招生(如2024年数据中云南、河南等),但2025年此类省份已大幅减少。鲁东大学未入选“985工程”或“211工程”,但为山东省属高水平学科建设高校及国家“111计划”建设单位。
学院简介
鲁东大学位于山东省烟台市,主管部门为山东省。是一所以工农理文为主体、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省属综合性大学。是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单位、山东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、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建设高校、国家“111计划”建设单位。鲁东大学始建于1930年,历经山东省立第二乡村师范学校、胶东公学、胶东师范学校、莱阳师范学校、莱阳师范专科学校、烟台师范专科学校、烟台师范学院等历史阶段。2001年,原直属山东省交通厅、建校于1978年的山东省交通学校并入。2006年,学校更名为鲁东大学。2012年,成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单位。2014年,获批教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。2017年,获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、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。2020年,被确定为山东省属21所“双高”建设高校之一。2021年,入选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单位。2022年,入选山东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。2025年,入选国家“111计划”。鲁东大学有北校区、南校区、东校区3个校区校园占地3450亩,校舍建筑面积76.18万平方米,固定资产总值26.47亿元。设有24个学院,59个本科招生专业,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、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、2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、2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、13个山东省重点学科。有专任教师近2000人,全日制在校生3万余人。
学科建设
学校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、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、2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、23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、13个山东省重点学科。工程学、化学、材料科学、环境与生态学、农业科学、植物学与动物学6个学科位列ESI全球排名前1%,工程学学科进入全球排名前5‰,水利工程、教育学、地理学、中国语言文学、外国语言文学5个学科入选2024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榜单。水利工程学科入选省属高校“高水平学科”建设项目,成为全省同类学科中唯一的“优势特色学科”。
师资力量
学校先后全职引进院士2人,国家级人才工程入选者6人,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,文化名家暨“四个一批”人才1人,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1人,中科院“百人计划”入选者3人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,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,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人,泰山产业领军人才2人,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1人,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,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入库专家1人,齐鲁文化英才2人,山东省十佳文艺工作者1人,山东省文化系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人,浙江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,新疆天山英才1人,新疆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杰出青年1人,湖北省楚天学者1人 。
柔性引进发达国家院士2人,国家级人才工程入选者9人,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,中科院“百人计划”入选者2人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,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,茅盾文学奖获得者1人,齐鲁文化名家2人,山东省十佳文艺工作者1人,山东省文化系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人 。
培养国家级人才工程入选者3人,文化名家暨“四个一批”人才1人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,泰山学者特聘专家4人,泰山学者青年专家9人,泰山产业领军人才2人,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,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“十强”产业智库专家1人,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,齐鲁和谐使者2人,山东省优秀教师1人,山东省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奖1人,山东省海外科技人才3人,烟台市“双百计划”特聘专家8人,烟台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,芝罘英才10人。学校有专任教师近2000人,其中具有国家级人才称号专家62人次、省级人才称号专家131人次。
质量工程
学校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、11个省级教学团队、5个省级高层次人才团队、1个省高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。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4个、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、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、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、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各1个,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7个、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3个、省级品牌特色专业15个、省级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(群)8个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、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、省级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2个。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4门、省级一流本科课程71门、省级精品课程53门、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门、省级思政课“金课”2门。有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个、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习基地3个、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0个。
2025年录取分数
一、山东省(综合改革省份)
普通类一段
普通类:最低485分(位次224,215)
联合培养:最低497分(位次194,605)
中外合作办学:最低448分(位次316,854)
公费师范生(提前批)
汉语言文学:最高611分(面向日照市),最低587分(面向菏泽市)
物理学:最高611分(面向烟台市),最低573分(面向枣庄市)
二、江苏省(新高考省份)
本科批
历史类
专业组01:548分
物理类
专业组02:535分
专业组03:519分
专业组04:509分
三、浙江省(综合改革省份)
普通类一段
普通类:最低501分(位次约171,207)
中外合作办学:最低514分(位次约155,764)
四、湖南省(新高考省份)
本科批
历史类
普通类:522分(位次18,863)
艺术类:485分(位次33,567)
物理类
普通类:460分(位次140,382)至483分(位次110,693)
中外合作办学:421分(位次191,837)
五、河北省(新高考省份)
本科批
历史类:543分(位次25,909)
物理类
普通类:515分(位次135,284)
中外合作办学:492分(位次173,920)
六、山西省(传统高考省份)
本科批
历史类:531分(位次12,365)
物理类
普通类:504分(位次57,634)
中外合作办学:481分(位次74,782)
七、河南省(传统高考省份)
本科二批(参考2024年数据预估)
理科:503分(位次142,935)
文科:521分(位次25,688)
注:2025年官方数据尚未完全公布,建议以学校招生网为准。
八、湖北省(新高考省份)
本科批
历史类:558分(位次11,565)
物理类
普通类:502分(位次84,879)至507分(位次80,494)
中外合作办学:454分(位次126,468)
九、四川省(传统高考省份)
本科二批(参考2024年数据预估)
理科:474分(位次61,891)
文科:518分(位次约16,031)
注:2025年官方数据尚未完全公布,建议以学校招生网为准。
十、云南省(传统高考省份)
本科二批(参考2024年数据预估)
理科:462分(位次75,689)
文科:545分(位次16,031)
注:2025年官方数据尚未完全公布,建议以学校招生网为准。
十一、其他省份关键数据
上海市
本科批综合类:432分(专业组02)至445分(专业组01)
内蒙古
物理类:437分(专业组004)至484分(专业组003)
宁夏
物理类:407分(专业组502)至436分(专业组501)
历史类:499分(专业组001)
广西
物理类:386分(专业组305)至454分(专业组102)
历史类:524分(专业组101)至525分(专业组104)
十二、特殊类型招生
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
文化成绩控制线:180分(一级运动员150分,运动健将130分)
专业成绩控制线:40分
艺术类(以山东省为例)
音乐学(钢琴方向):综合分最低470分